迷惑行為大賞:中文名著的英文名兒
多少中國人的學(xué)霸夢栽在英語上。
我們學(xué)英語難,外國人學(xué)中文更難,不信你看看漢語四六級考試題目。
錄音中一個聲音:“小明,窗臺上落了鳥屎,你去擦一下好不好???”“我擦!我不擦!”問:小明擦不擦窗臺?
這還只是入門級的漢語翻譯題,如果把博大精深的中文名著翻譯成外語,會出現(xiàn)什么樣的迷惑翻譯大賞?黛玉該怎么翻譯?寶釵該怎么翻譯?《紅樓夢》該怎么翻譯?《金瓶梅》該怎么翻譯?……
01 傳達意境派
中文最不缺意境和典故,而且這東西很玄,只可意會不可言傳,很多時候中國人都不一定能get到,何況西方世界的讀者。為此,翻譯家們?yōu)榱四菐讉€可以概括文意、抓住讀者注意力的英語單詞,真是上窮碧落下黃泉,但是最后效果能盡人意的還真不多。
《大宋宣和遺事》是成書于元代的講史話本,William O. Hennessey取“宣和”二字之意,將書譯為Proclaiming Harmony(宣布和諧),名字是真美、真好聽,但書的重點:大宋遺事,被完美避開。
▲封面設(shè)計挺好看的 清淡典雅
Pearl S. Buck翻譯的《水滸傳》名為All Men Are Brothers(所有的男人都是兄弟),這翻譯在文言小說中算是比較能抓住重點的了,許多明清小說被譯成英文后標(biāo)題起得那叫一個迷惑。
Arthur Waley于1942年翻譯了一部縮略版《西游記》,起名:Monkey(猴子),這一版本影響非常大,出版后多次再版,很長一段時間內(nèi)是西方最流行的《西游記》譯本,但也被批評太過短淺,喪失了《西游記》的深刻內(nèi)核。
▲1984版 這么魔性的封面不能我一個人欣賞
當(dāng)然也有翻譯得不錯的。明代馮夢龍編輯整理的“三言”包括喻世明言(又名古今小說)、醒世恒言、警世通言,三部書由Shuhui Yang和Yunqin Yang翻譯,分別名為Stories Old and New(老的和新的故事)、Stories to Awaken the World(使世界清醒的故事)、Stories to Caution the World(告誡世界的故事)。
小作者竊以為,翻譯中國古代文學(xué)的都是勇士,敢翻譯《紅樓夢》和《金瓶梅》的更是翻譯家中的敢死隊,即使譯名莫名其妙,在此都應(yīng)該對辛勤勞作的學(xué)者們深鞠躬。
“金瓶梅”這一標(biāo)題指的是文中的三位女性角色:潘金蓮,李瓶兒,龐春梅。David Tod Roy將其譯為The Plum in the Golden Vase(金色瓶子中的梅花),算是一種直譯和意譯的結(jié)合,但可惜的是此翻譯并不能讓讀者理解標(biāo)題和人物的關(guān)系。除非精通中文,不然誰能想到Golden指的是P'an Chin-Lien(潘金蓮)?
▲有第一奇書之稱的《金瓶梅》 已經(jīng)讓很多中國學(xué)者鞠躬盡瘁
而Clement Egerton的《金瓶梅》英文譯本選擇主打金蓮,名為The Golden Lotus(金色蓮花),(李瓶兒,龐春梅:我們不要面子的嗎?)。
更迷惑的是他對人物名字的翻譯,潘金蓮當(dāng)然是The Golden Lotus,吳月娘的英文名是the Moon Laday(月亮女士),孫雪娥的名字成了Beauty of the Snow(白雪美人),孟玉樓是Tower of Jade(玉石的塔),保姆如意兒則是Heart's Delight(心中的愉悅),此處不一一列舉。
另一迷惑操作是女人的名字各領(lǐng)風(fēng)騷,男人的名字千篇一律。你以為西門慶的名字是West Gate Celebration嗎?不,他還是他,一模一樣的煙火。他還是那個Tsi-men Ch'ing,他的兒子官哥,也還是那個Kuan Ko。
如此騷操作的不止他一家。下文會講到的Chi-Chen Wang的《紅樓夢》英譯本中,黛玉成了Black Jade(黑色的玉石),寶釵是Precious Virtue(寶貴的品德),而寶玉卻還是那個Pao-yu。
▲寶姐姐的英文名大約是取自“可嘆停機德”的判詞?
使人迷惑的意譯行為在現(xiàn)代小說中似乎好了那么一點,至少使人更容易抓住主題了。
Jean. M. James翻譯的《駱駝祥子》譯名為Rickshaw(人力車),Helena Kuo的版本則是Rickshaw Boy(拉人力車的男孩),點出了貫穿全書的一條線:祥子圍繞人力車進行的掙扎。
Helena Kuo還翻譯了老舍的《離婚》,標(biāo)題同樣簡明易懂:The Quest for Love of Lao Lee(老李的求愛之路),但可惜的是,原標(biāo)題的含蓄和深意也被同時抹去了。
有的意境派翻譯倒為原標(biāo)題增加了幾分意思。Adet和Anor Lin所譯的謝冰瑩的《女兵自傳》,譯名為Girl Rebel: The Autobiography of Hsieh Pingying(女孩反抗:謝冰瑩自傳),一下子就傳達出謝冰瑩的抗?fàn)幘瘛?/p>
▲年輕時的謝冰瑩
02 直來直往派
可是意境這種東方玄學(xué),沒那么好拿捏,這也許是為什么就算看上去怪怪的,有的譯者還是會選擇完全忠于原文,至于這種翻譯如何評價,讀者們見仁見智。
Chi-Chen Wang的《紅樓夢》英譯本名為Dream of the Red Chamber(關(guān)于紅房間的夢),Hsien-yi Yang和Gladys Yang的精簡本被譯為A Dream of Red Mansions(一個關(guān)于紅別墅的夢)。“紅樓”本來指的是那富貴鄉(xiāng)溫柔地,可一旦變成英語,就迅速不明所以起來,既不富貴,也不溫柔。
不知道是不是“紅樓夢”太難翻,John Minford選擇《紅》的另一個題目“石頭記”作為題目,譯為The Story of the Stone(石頭的故事)?!都t》的譯名大都跳不出這三種情況,并且我目前還沒有看到意譯的,要是我遺漏了,歡迎讀者老爺們補充。
《水滸傳》的直譯迷惑性少一點。
J. H. Jackson將這本書譯為Water Margin(水邊上),可以說十分忠于原文了。比之前魔性的“Monkey”比起來,《西游記》的直譯通順正常多了,Anthony C. Yu的譯名為The Journey to the West(向西的旅程)。
▲《水滸傳》英文版影視作品
Graham Sanders翻譯了沈復(fù)的《浮生六記》,譯名為Six Records of a Life Adrift(漂流的生活的六條記錄)。adrift在英文中有隨波逐流、漫無目的之意,這條題目起得還算貼切。
相比之下,現(xiàn)代作品的譯名直來直往起來就順多了,讀起來也沒那么別扭。
Lily Chia Brissman和Barry Brissman也翻譯過上面提到的《女兵自傳》,譯名就是A Woman Soldier's Own Story: The Autobiography of Xie Bingying(一個女兵的故事:謝冰瑩自傳)。
蕭乾的《未帶地圖的旅人——蕭乾回憶錄》由Jeffery C. Kinkley翻譯,名為Traveller Without a Map(未帶地圖的旅人)。
矛國權(quán)、柳存仁翻譯的巴金的《寒夜》,譯名Cold Nights(寒冷的夜晚)。
Shi Xiaoqing所譯的《駱駝祥子》,名字就是Camel Xiangzi(駱駝Xiangzi)。
03 迫不得已自己起名字派
此派比較慘,多見古詩詞翻譯中。古詩詞的集子基本都是作者名字+文體,如李白詩、李清照詞集,所以對于很多譯者來講,這類書等于沒題目。畢竟各位詩人也不是國際巨星,封皮上單印著一個對很多西方人完全陌生的中國名字,實在是勸退讀者。
于是翻譯們迎難而上,以自己的頭發(fā)作為犧牲,干起了作者的活——給書起題目。
這些需要題目的書大都特文藝,所以譯者們也得以展一展自己的文采。J. P. Seaton和James Cryer合作翻譯了一本李杜詩歌選集,名字起得頗有韻味:Bright Moon, Perching Bird: Poems by Li Po and Tu Fu. (明月棲鳥:李白杜甫詩歌)。
Red Pine為韋應(yīng)物詩集起名:In Such Hard Times: The Poetry of Wei Ying-wu.(在這艱難的時刻:韋應(yīng)物詩)。
說到艱難,不能少了杜甫。David Young翻譯的杜甫詩集名叫:Du Fu: A Life in Poetry. (杜甫:在詩歌中度過的一生)。不止杜甫,David Young還翻譯了杜牧和魚玄機的詩歌。杜牧選集被名為:Out on the Autumn River: Selec-ted Poems of Du Mu(在一川秋水上:杜牧詩歌選),魚玄機詩則是:The Clouds Float North: The Complete Poe-ms of Yu Xuanji(云兒北逝:魚玄機詩歌全集),杜牧和魚玄機的集子譯名倒比杜甫的更優(yōu)美些。
除了自己創(chuàng)作,譯者還可以從集子里找一個漂亮題目,Jonathan Chaves翻譯的張籍詩就是如此。張籍的《廢瑟詞》中有“此瑟還奏云門曲”之語,于是譯本便被命名為Cloud Gate Song: The Verse of Tang Poet Zhangji(云門曲:唐朝詩人張籍集),除了外國讀者看到這個題目大概會一頭霧水,沒啥毛病。
總的來看,現(xiàn)代作品對譯者友好很多。很多作品用直譯、意譯都能起一個像樣子的題目。各個派別都有長短,至于選哪種進行翻譯,也不是完全由譯者決定,作品本身的類別、內(nèi)容、文體已經(jīng)給譯者帶來了很多限制,在古代作品中尤其明顯。
古代經(jīng)典本就廣闊深遠,意境玄妙,文辭優(yōu)美,一切盡在不言中,要把這一切用現(xiàn)代英語表達出來實在艱難,所以或在翻譯中丟掉許多味道,或莫名其妙,或不知所云也無可奈何了。
聲明: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(nèi)容,如無特殊說明或標(biāo)注,均為采集網(wǎng)絡(luò)資源。如若本站內(nèi)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(quán)益,可聯(lián)系本站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