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人為何要給孩子取個不太雅的小名
為什么要取小名? 我們知道,傳統(tǒng)文化中的姓名具有十分深刻的內(nèi)涵,但是我們這些名、字、號之外,還要再取一個言辭并不雅馴的小名,意義在哪里 呢?
《宋史》:“初生則用乳名給據(jù),既長則用訓(xùn)名?!比槊葱∶步行∽?;訓(xùn)名則是大名,正式的名字。但無論如何小名同樣伴隨了人的一生。
人們通常什么時候會用到小名?南北朝時期,正史紀(jì)傳中會有所提及,而在《世說新語》中所保留的當(dāng)時人物對話、會面等場景里,我們可以一窺小名的使用。
東晉才女謝道韞嫁給了才氣平庸的王凝之,十分不滿,歸家后向家人抱怨道:“一門叔父,則有阿大、中郎;群從兄弟,則有封、胡、遏、末。不意天壤之中,乃有王郎!”意思在說,自己謝家無論是叔父,還是四個兄弟,都卓越超人,唯獨自己夫君是個庸才。謝道韞提到家人時,均用小名,在這里沒有直呼其名的無禮,卻體現(xiàn)出了感情的親密無間。
這隱然透露的親情,其實正符合父母給孩子取小名時所飽含的深厚情感。很多小名都有一個共同特征:鄙俗粗野,人們往往用“賤名”來形容小名。它的鄙俗粗野和綽號的鄙俗粗野味道不同,綽號多意在諷刺調(diào)侃,而小名則最難聽處正洋溢著父母的真愛。用我們常說的一句話來形容,就是“賤名好養(yǎng)活?!?/p>
古時限于醫(yī)療水平低下,新生兒存活率并不高,為人父母者之于孩子最大的期待,就是能好好活下去。他們以一副極其謙卑的姿態(tài),用賤物、丑陋之名,命名兒女,以期長大而不天折?!都t樓夢》中,王熙鳳的女兒巧姐自幼多病,當(dāng)劉姥姥進大觀園時,王熙鳳就拜托其起個名字說:“你貧苦人起個名字,只怕壓的住他?!?/p>
南北朝時期的富有宗教色彩的小名,也是這個道理。人們寄望于宗教、神佛的法力,保佑兒女長命,健康成長。哪怕是并不信佛的人,也會在社會風(fēng)氣的沾染下,企望一個小小的彩頭。
不過,也有例外。記載宋人軼聞的《拊掌錄》里就有一則歐陽修的趣事。有一僧人長老,見歐陽修家有小兒名為“僧哥”,便揶揄道:“公不重佛,安得此名?”歐陽修笑道:“人家小兒,要易長育, 往往以賤物為小名,如狗、羊、犬、馬之類是也。”歐陽修以排佛著稱,家人小名以佛教詞匯為“賤名”,真是一個絕妙的諷刺。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,“賤名好養(yǎng)活”具有深厚的歷史傳統(tǒng)。
此外,從西漢文學(xué)家司馬相如的小名里,我們也可以摸索到一些蛛絲馬跡?!妒酚洝氛f他“少時好讀書,學(xué)擊劍,故其親名之日犬子”。宋人俞成在《螢雪叢說》里感嘆道:“如司馬氏幼字犬子,至有慕名野狗,何嘗擇稱呼之美哉?
其實,從這個角度看,所謂的賤名卻也無比貴重,它帶著父母親人的愛,伴隨孩子長大成人。
聲明: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(nèi)容,如無特殊說明或標(biāo)注,均為采集網(wǎng)絡(luò)資源。如若本站內(nèi)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(quán)益,可聯(lián)系本站刪除。